•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业界

    2019年四川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采访手记 地理国情监测 “看护”绿色和谐天府

    2019-10-17 09:43:17 来源: 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
    聊聊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李白登高楼以观天府美景,他知道千年后大美天府的青山绿水、楼堂馆所还可以通过现代测绘的方法搬到掌心、动态监测么?

    秋高气爽,风和日丽,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9月,四川省的2019年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也进入了决战冲刺阶段,笔者随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地理国情监测走基层采风活动媒体组,走进了该局直属单位的生产测区,亲密接触这项工作,看看它是如何实时、精准“看护”着天府之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走进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直属单位自然资源部第六地形测量队国情监测内业工作室,一排排电脑显示着不同方位和区域的影像地图,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遥感影像处理工作。工程师胡云华介绍,“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描述国情,具体反映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草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人文地理要素的面积、数量、空间分布等状况。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动态对比分析的过程,通过遥感、卫星导航、地面调查、计算机分析等现代测绘技术手段,综合反映地理国情的持续变化情况和趋势,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其他指标,深入挖掘其变化原因,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提供真实可靠的地理国情信息。”

    那么,四川省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总体情况如何呢?工程师李建勇介绍,从2013-2015年,全省历时三年,共投入37家单位3200多名作业人员,全面完成了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并按照“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工作原则,完成了系列专题监测工作。按照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部署,从2016年开始,地理国情全面转入监测阶段,每年开展一期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从2016-2019年,已经连续获取了4期覆盖全域的自然地表覆盖和社会经济要素数据。在开展普查与基础性监测的同时,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开展了30余项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示范,获得了广泛好评。例如,在防灾减灾方面,开展了都汶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监测,全面分析了公路沿线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划分了重点风险区,为都汶公路的畅通提供了保障。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河长制地理信息保障、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方面,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天眼”:邛海又“胖”了,水又“清”了

    邛海,古称邛池,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重要水源,被当地人称作“母亲湖”,既调节着西昌城区的气候,又供给着市区2/3人口的饮用水,特别是枯水期,在维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域内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打开邛海流域自然生态状况变化监测汇报的PPT,技术负责人申学林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为邛海湿地“三退三还”工程、邛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服务情况。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围湖造田、填湖造塘以及自然泥沙淤积的影响,邛海水域面积大幅萎缩,邛海变“瘦”了;受旅游开发、网箱养鱼、废水污染的影响,邛海水质越来越差,邛海变“臭”了。2010年,西昌市启动了邛海湿地保护工程,实施了“三退三还”(退耕还湖、退房还湖、退塘还湖)工程,推动了邛海水域面积的恢复。为做好湿地保护,应当地政府委托,第六地形大队以四川省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邛海湿地恢复工程及邛海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开展了2010-2015年邛海湿地和1989-2017年邛海流域的监测工作,掌握了邛海湿地恢复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邛海流域地表覆盖、景观格局、生态环境变化状况。监测发现,1989–2000年,邛海水域面积呈减小趋势;2000–2010年,邛海水域面积变化较小;2010–2015年,邛海水域面积呈增大趋势,邛海变“胖”了,整个邛海流域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源涵养指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逐年递增,生物丰富度增大,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2015-2017年,邛海水域面积保持着较稳定的“胖”状态,三年间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于稳定状态。从2006年开始,西昌市先后启动了邛海西岸截污干管工程及邛海西岸二、三级截污管网工程,在邛海西岸建立了一道污水保护屏障,城市污水不再流入邛海。以多期邛海水质专题数据为基础,分析的邛海的水质变化趋势,发现水质逐步变好,邛海变“清”了。国情监测技术,如同在邛海上空安上了“天眼”,实时真实地获取了邛海的地理信息数据,有力地支持了当地政府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的“预警器”:助力绿色生产生活

    走进地理国情监测工程中心,笔者见到一位黑黑壮壮的小伙子正在翻阅资料。李国明,是该中心的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工作。“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格局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我们长期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工作沉淀的丰富地理信息数据、监测体系方法,能够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提供全方位数据与技术保障。”李国明介绍,“比如,根据我们的地理信息底图,在规划前,我们整合环保、农业等多部门数据、对多部门的规划冲突进行检测;规划中,提供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规划效果评估等;规划后,提供规划动态监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服务等。”

    2018年11月-2019年5月,受某市城乡规划和测绘地理信息局委托,测绘单位开展了城地表覆盖变化监测、城市空间扩张变化监测、公共服务设施合理性评价、经济潜能分析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管控分析等系列监测工作。监测发现,该城市发展很具潜力,但某些区域开发建设过快,已经接近基本农田的保护红线,有些建设用地还存在低效状况,针对这些情况及时进行了预警。监测还分析了规划区的教育、医疗、生活市场、公交站点的分布、密度、覆盖范围、利用情况和合理性等,给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合理布局提供了决策参考。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差异和水土资源的承载能力,监测工作还综合分析了规划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将成规模、适合未来城市扩张的地块进行可视化展示和集成分析,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管理单元形成保护一张图。对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两者过于零碎的区域,还提出对耕地进行调整和置换以换取土地利用的规模成片和集约利用,优化空间格局的建议。监测成果,还辅助综合判定未来人口和城镇化规模、确定未来空间开发强度管控目标等。这些成果得到了该市规划部门的高度好评。工程师刘恩来介绍。

    地理国情监测,能够真实地反应空间地物状况,城市扩张有没有触及耕地、生态红线,草场有没有过度放牧,农业产业布局是否合理,水资源是否能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求,空气浓度是否超标等等都可通过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进行量化监测与科学分析,帮助天府之国的人们生产和生活更加“绿色健康”,与大自然和谐发展。

    做好“看护”,国情监测人有六项全能

    地理国情监测作为一种测绘工作,集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主要科学技术于一体,包含内业与外业生产,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的特点。要干好这项工作,得有“六项全能”:脑子要好使,能快速记住大量代码;眼睛要机灵,能准确识别空间和地物;耳朵要听八方,车水马龙的城市作业能确保自身安全;嘴巴要肯问,走家串户,收集图上属性信息要能与当地人顺利沟通;双手要勤快,编程、画图,操作电脑和仪器能得心应手;脚还要舍得跑路,图上识别不清楚的地物,少不了跋山涉水,跑到实地查看个究竟。这项工作具体是怎样进行的?工作人员怎样发挥6项全能呢?笔者跟随一组生产人员来到四川省乐至县测区,见证了一番。

    一大清早,工作车便开进了丛林里的一条盘山路,行至一户农家门口停了下来。杨巍、孙正超、郭析坤 三人组成的外业小组便揣着有定位功能的专用电脑和相机,走进了田间小路。“2019年的地理国情监测包括影像数据生产和数据生产两大内容。数据生产流程分三步,首先是对照2019年的遥感影像将2018年的数据进行内业变化信息发现与提取;第二步,对于内业中无法识别的图斑进行外业调查与核查;第三步,将外业调查与核查成果进行内业编辑与整理。我们现在进行的是第二步,进行外业调查与核查工作。”显然,来之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变化信息提取,实地勘查乃是按图索骥。指着一块种着橘树的地块,孙正超说,2018年影像显示这里种植的是庄稼,2019年的影像发现有了变化,但无法识别,我们就到这里调查,发现变成了果园,就要在2019年的数据里进行体现。

    来到一片荷塘,郭析坤从不同角度对着荷塘拍了几张照片。“国情监测数据的分类指标很细,比如你看这片水域,要把种了荷叶的和没有荷叶的水域分别圈出来,用不同的属性代码表示。” “精度要求高,一般400平米以上的林地、200平米以上的房屋,也都要一个个抠画出来。”

    “这些代码多么?”笔者问。“多,国情要素主要分三个级类,每个级类要素属性数目几十或百不等,我们在调查核查之前就已熟记在心,来到实地就能快速识别是否与影像反映的有差异。刚才车在国道上行驶的时候,我们一路就已在判别了。”郭析坤答道。

    来到山坳中一块十分空旷的地方,孙正超迎上一位走过来的老大娘就问,“老人家好,请问这块空地是堆放沙子的么?”“是的。”老大娘回答。孙正超告诉笔者,刚才经过这里时,发现2018年的底图判别这块区域是施工区,而实地调查发现是露天堆放场,所以在图上的属性表示就要进行更改。

    “为什么要进行这么精细地判识和表示呢?”“地理国情监测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所见即所得,因此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现势性,才能给相关部门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依据,进行科学的施工、规划或者决策等。”

    “这么多变化要素,外面跑一天,怎么能准确无误的记录下来呢?”笔者问。“我们用的电脑、还有相机,与平日老百姓用的不一样,都安装了定位系统,我们实地中发现的变化,都能及时准确的定位到底图里,进行属性更改和表达。”孙正超回答。

    一整天跟着作业小组爬坡上坎、着实辛苦。稍作休息时,笔者问郭析坤,“这项工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呢?”“有很多突发情况,比如3月份,有同事在野外测图中,经过农家时几条狗跟着追,把他屁股咬了好几个洞,后来打了狂犬疫苗。有时候野外测图,走好几个小时路都碰不上一户人家,吃不了热饭和水。”孙正超告诉笔者,“因为外业嘛,长期在外面跑,失去最多的,是对家人的照顾。今年初媳妇刚怀孕,我正好在做外业生产,基本这半年都没能回家照顾,心里很是愧疚。好在媳妇也是干测绘的,能支持和理解我,才能支撑我认真不断地从事这项工作。”“那工作中有什么乐趣么?”笔者问。孙正超打开他的手机地图,“有的,我有个习惯,就是每走到一个城市,就在地图上做个记录,这项工作能帮助我这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实现走遍天涯海角的梦想,还是很开心的。”“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同事情谊,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口服也肯定有的,比如早上可到彝族老乡家吃肉、中午在藏民家喝茶……”杨巍打趣地在一旁说到。

    采访结束时,笔者还了解到,虽然国情监测成果有力呵护着天府之国的绿色家园,但是由于四川复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国情监测工作仍然面临着遥感影响获取的技术难题;2018年机构改革前,自然资源调查分散在国土、林业、农业、水利等诸多行政主管部门,各项调查存在标准不一、重复调查、数据矛盾等问题,需要在当前自然资源部的统一领导下,加快优化和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应用层面,当前国情现状调查、生态文明建设、资源集约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开展调查监测的需求仍然迫切,国情监测工作在内容、形式、时效和覆盖面上尚不能完全满足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对地理国情信息的迫切需求,调查-监测评价-成果发布的体系还未建成,未来还需要更加丰富地理地理国情成果,加强地理国情成果在各领域的应用。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