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业界

    “一芯驱动”抢跑人工智能主赛道 武汉无人船为三江源水域做B超

    2019-03-27 10:17:02 来源: 长江日报
    聊聊

    武汉无人船为三江源水域绘制3D水下地形图

    最新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武汉“一芯驱动”新的一翼开始发力,人工智能企业已超过40家,企业研发人员超3000名,近3年研发投入超过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8%以上。

    近年,小米人工智能总部、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项目陆续来汉落户。今年上半年,武汉将出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专门方案。预计到明年,武汉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将超过100亿元,为其他产业赋能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一个新的产业集群。

    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8年投入数千万研发智能船

    武汉楚航早在2012年,就研发出国内首台无人智能船水域测量机器人。

    8年前,李伟、刘勇、李志远、许建雄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创业者,共同组建了武汉楚航,专注于无人智能船的研发,并迅速成为国内无人智能船领域的头部企业。

    “无人,并不等于智能。”李志远说,行业里还有遥控的无人船、无动力拖拽式的无人船,能够做到智能航行并能真正应用于水质监测、水文测量、应急救援的企业,在国内还不多见,“无人智能船的技术门槛高,需要有船舶制造、测绘导航、嵌入式编程等众多学科的跨界整合,前期的投入巨大。”

    “团队之所以领先,是因为国内外做民用无人船并不多见。”楚航研发经理许建雄从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国家海洋局工作,2011年在大学室友李志远邀约下辞职回汉,他说,“看好无人智能船在水文、水生态领域的优势,加入了团队”。

    许建雄说,团队在无人智能船领域研发用了8年时间,这也是团队成员最好的年华,尽管市场尚未成熟,研发投入还远没有达到收获期,但是不后悔,把无人智能船当作是一辈子的事业。

    李志远透露,楚航现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测绘服务,团队用高铁、隧洞等工程的测绘服务获得盈利,投入到无人智能船的研发,才得以让团队支撑下来。

    8年时间,投入了数千万的研发费用,虽然也曾获得过800万元的天使融资,但对于公司的投入来说,远远不够。

    据了解,几乎与楚航同时进入无人智能船“赛道”的珠海云洲,近期又完成新一轮融资4亿元。

    李志远告诉记者,水环境会日益得到社会重视,这是组团创业的初衷,不过,一路走来,也曾产生过疑虑。

    前几年,团队也曾考虑过转型,进入无人货船领域,但是经过商讨后,团队还是回到水环境监测上来,楚航的技术优势也可以用到无人货船上,但是投入巨大,并且市场更加不明朗,而水环境的监测和治理的市场需求迟早会爆发。

    年初,武汉楚航就接到30多条无人智能船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0%。

    一键操作智能船可装进汽车后备箱

    “巴东水布垭水库全省最深,东湖底部地形平坦,大渡河难渡,因为它流速快、礁石多。”李志远历数测量过的河流、湖泊,水底的情况就像印在他的大脑里,如数家珍。

    近日,记者走进武汉楚航的生产研发车间,看到应用于水环境监测、水文测量、应急救援的多款产品。

    “让水患变水利,前提是要了解水,科学地运用水。”李志远说,可以通过测量来及时修正航道,防止船舶搁浅;了解湖泊底下的地形,可以提前做准备,科学调度洪水;及时了解水质变化可以为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传统的水文测量和水环境监测多是依靠燃油船进行,船体较大,效率较低,有些复杂水域不能前往。

    相比传统的水文测量及水质监测,无人智能船有着绝对优势,传统的测量船,体积大、容易搁浅,在一些有回流、暗礁、疫区的特殊水域作业,存在风险;传统的水质监测也存在取样条件有限、对污染源取证困难等局限。

    许建雄向记者展示了该公司刚推向市场的“小型便携无人船——CH10”,这是一款面向小型湖泊进行水环境监测的小型无人智能船,放在水上就能自动测量,一键操作,可放在汽车后备箱托运,对水质采样无盲区,并能够通过对水下环境的扫描,锁定水下排污口。

    许建雄说,环保监测人员在作业时,对湖泊的取样极为有限,人工取水样极为繁琐,有些直接通向湖中央的排污管道,也较难发现。

    “小型便携无人船——CH10”搭载水质传感器等设备,设定航线在水上航行四小时后,可自动返回,传回监测的水质数据及水下异物、流速等数据,就可以锁定污染源头。

    许建雄指着研发的无人智能测量艇“搏浪者”和无人智能测量船“冲浪者”说,两年前,就用这一艇、一船,完成了对东湖水下地形及湖岸线的测量,建立了东湖的水下3D地形图。

    去年5月,该公司生产的“踏浪者”号便携式无人智能船,在我国首次高原河湖生态环境精准监测中成功应用。该船搭载声呐、水质采样等多种测量设备,对可鲁克湖的水环境、湖泊及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快速精准的监测,“踏浪者”号因此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许建雄介绍,高原湖泊的水生态监测,无人智能船的优势更加明显,高原湖泊受地质构造影响,浅滩较多,大型船只很难作业,并且燃油船在高原稀薄的氧气条件下,很难正常作业,也不适用于高原湖泊脆弱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武汉楚航研发生产的无人智能船,先后为三江源水域、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汉江丹江口水库、可可西里库赛湖、澜沧江糯扎渡水电厂、金沙江溪洛渡库区、大渡河、深圳市水库及非洲部分水库等“画像”。

    链接>>>

    国家保护水生态

    无人智能船

    迎来爆发期

    “从全球来看,无人智能船在民用领域的发展也不过20年。”李志远说,从全国来看,销量最大的公司,8年总销量也仅有百条船。这是一个尚未成形的市场,连行业竞争都谈不上。近两年,国家大力推行水生态保护,无人智能船的需求在快速增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资源是宝贵的财富,保护、开发利用和防治水患,需建立在了解江河湖海的基础上,需要建立江河湖海的大数据。

    楚航团队对“水域大数据充满想象,这也是团队最终的梦想”,无人智能船只是获取水域数据的工具,它让水域数据的获取更加高效,也让建立水域数据库成为可能。

    李志远说,“哪条河水质变好了,哪个水库的淤积需要清理了,一张图上可以看得清清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可以通过对水域的及时测量,了解各个水域的水文、水质变化,为精准调控和科学治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今年是无人智能船的爆发期,受益于国家对水文、水生态的监测管理需求,无人智能船的市场需求呈现规模化的需求。”

    无人智能船的大规模应用,会让水域的大数据库成为可能,“这个数据库可能比无人智能船更具有想象空间”,李志远说,对楚航来说可能这个目标还比较遥远,可能单靠一家企业也难以完成,这需要全社会的广泛认知,但是楚航愿意长期致力于水域数据的采集,也相信会有这一天。

    记者发现,武汉在无人智能船领域有着先发的产业应用优势,涌现出南华工业、武汉楚航、绿湾等企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测绘、遥感、人工智能、船舶制造等方面有深厚技术沉淀。但总体而言,武汉企业在民用领域的市场规模并不大,珠海、合肥等地企业正在形成规模,发展迅速。

    李志远说:“武汉在无人智能船领域应有产业思维,提前布局规划,抓住机遇,先发优势做成先导产业,就像无人飞机,在发展初期,很少有人能想到会做成如今这样庞大的市场。”

    长江日报记者贺亮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