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互联网

    无限风光在险峰——记2020珠峰高程测量气象保障服务团队

    2020-06-02 17:30:24 来源: 中国气象局
    聊聊

    中国气象报记者 查日 通讯员 张一

    5月27日,当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简称“登山队”)从峰顶传来成功登顶的振奋消息时,在珠峰大本营指挥部焦急等待的人群中,前方预报服务团队的罗布坚参、代华光两位首席预报员相互击掌,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无限风光在险峰!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留在了世界之巅。60年来,气象服务与历次珠峰重大活动一路同行,从未缺席。在人类珠峰北坡登顶60周年之际再测珠峰,气象工作者再次迎难而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服务。

    气象驰援,为冲顶添信心

    “太不容易了!压在心里几天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罗布坚参激动地说,“这次珠峰高程测量意义重大、举世关注,气象服务保障要求高、责任重、压力大。我们集全部门之智、举全部门之力,顶着压力、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交出了让人满意的气象答卷。”

    这次珠峰高程测量困难重重、一波三折。登山队5月6日首次从大本营出发,原定于5月12日、22日两次冲顶,均因天气原因搁浅。如果再拖下去,珠峰一年之中最佳的登山季也将随之结束。

    “向西藏气象部门求助吧!”关键时刻,2020珠峰测量登山前线指挥部总指挥王勇峰向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发出支援请求。

    克服困难上前线!5月23日,自治区气象局选派罗布坚参、代华光两名首席预报员和一名技术保障人员,随同气象应急指挥车奔赴珠峰大本营,紧急驰援登山队。

    “当时我俩心里的压力非常大,因为珠峰天气复杂多变,预报难度是很大的。”罗布坚参说,为了做好珠峰预报服务,他和代华光一路上没有合过眼,反复查阅分析定日和珠峰区域历年气候资料和今年以来的各种气象数据,抓紧做好预报服务的准备。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顶成功后气象服务团队在珠峰大本营留影。图/洛桑

    5月23日傍晚,罗布坚参和代华光抵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

    此时,第一次到珠峰大本营的代华光高原反应强烈,头痛、恶心、呼吸困难。在大家的帮助下,他在帐篷里的简易床上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后才慢慢缓过来。

    晚上9时,两位预报员去指挥部对接服务工作。“这么晚了还过来,要不你们先休息,咱们明天再说吧?”看到两位预报员的身体状态不太好,王勇峰有些担心。

    “没问题,我们能坚持,请相信我们。”代华光坚定地说。

    “前两次尝试冲顶,都因天气搁浅了,这次有了你们的强有力支援,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登顶的信心!”王勇峰紧紧握着两位预报员的手。

    信任既是鼓励,也是压力。返回帐篷后,两位预报员用面包和矿泉水简单地充饥,不顾高原反应,立马投入到工作中,分析观测数据、查看卫星云图、研判环流形势,为次日与后方的远程视频会商做准备。

    根据登山队反映,降雪并不是影响冲项的主要气象因素,大风才是大家最担心的。可是珠峰区域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在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这以上的区域没有气象观测设施,只能依靠距离大本营数十公里远的定日县气象局的高空气象观测数据,而这些数据经过精准的分析才可参考。

    “要克服一切困难,一定要做到精准预报,不然冲顶的最后‘天气窗口’就没有了。”两位预报员不约而同想到一起。他们明白,一旦进入6月,季风将越来越活跃,珠峰一年之中最佳的登山季也将随之结束。他们在帐篷里顶着寒冷连夜分析珠峰区域环流形势,形成了未来几天的初步预报结论,直至凌晨3时才睡下。

    24日上午,两位首席预报员拖着疲惫的身体,在应急车里与后方的自治区气象台进行第一次现场气象视频会商,在中央气象台珠峰区域气象要素集合预报指导产品、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产品等资料支撑下,上午10时,首份逐3小时登山气象专报出炉:未来几天,珠峰峰顶区域的风力不会太强。

    精准预报,为冲顶做保障

    “预报准确吗?”王勇峰看着专报,焦急地询问。

    “应该没有问题,会有一些降雪,但量级不会太大。从风速来看,我们认为24日出发冲顶比较适合。”罗布坚参回答。

    “有了你们专业力量的意见,我们就有底气了!”王勇峰决定,登山队24日再出发,27日登顶。

    24日下午,队伍再次从前进营地出发。“有小雪”“间歇性的吹雪”“有风,但不大”……珠峰天气实况信息不断更新,从登山队传回珠峰大本营。此时,王勇峰很有信心,没有再像前两次冲顶时那样焦虑不安,因为实况和预报服务团队持续发布的预报结果相当吻合。

    26日下午4时45分,登山队安全抵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此时,考验两位预报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指挥部需要27日凌晨至上午的精准天气预报。

    在反复查看GRAPES数值预报模式和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云图、参考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的基础上,连夜与自治区气象台加密会商分析环流形势,申请加密施放探空气球……两位首席预报员连夜奋战,给出最终的判断:27日凌晨至上午11时,海拔8000至9000米高空区域为多云间阴天,风速12至20米/秒。

    5月10日,气象保障服务人员在珠峰大本营进行高空探测保障服务演练。图/洛桑

    “只要风速不超过20米/秒,就是安全的。”罗布坚参说。

    冲顶!根据天气预报,27日凌晨2时10分,登山指挥部做出了冲顶的决定。上午11时整,登山测量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

    消息传来,指挥部里一片欢腾,所有人都在尽情拥抱,相互鼓掌庆祝!

    “气象保障就是我们冲顶阶段最大的保障,精准的每3小时预报为成功冲顶提供了必要条件。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王勇峰紧紧握住罗布坚参的手激动地说。此时,两位预报员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珠峰地区海拔高、地形复杂,天气变化非常快。尤其是风,在一天内常出现‘小时级’变化。”代华光一边揉着眼睛一边气喘吁吁地说,他从事预报业务十几年,从来没有像这次预报难度这么大、要求这么高、压力这么大。不过好在,在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气象局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国家级业务单位的强有力支持下,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

    后方支持,为一线作支撑

    成功的预报服务,离不开基础数据的支撑。在这次精彩的预报保障服务背后,还有一支力量,就是由16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气象探测保障服务队。他们自5月7日进驻定日县气象局以来,每天两次向登山队提供珠峰北坡海拔6000米至9000米的温、湿、风、压等高空气象数据,为登山队冲顶测量提供数据支撑。

    冲顶当天,为了提供更精细化的高空气象数据服务,高空探测的频率提高至每两个小时一次,采集距地9000米以内各高度层气象要素,成为现场预报服务的最直接依据。

    “施放探空气球时,需要架设高空探测设备,调试好仪器,一个人在电脑端操作,两个人在跑道上合作施放气球采集高空数据。”气象探测保障服务队队长次旦桑珠说起此次探测的不同之处。在平常的业务工作中,如果因仪器造成的地面数据短暂缺测,可以补调上传,但这次的要求是从施放的瞬间开始数据就必须准确无误,保障压力非常大。

    冲顶成功的消息传来后,他们顾不上休息,仍继续多次施放高空探测气球。“高空探测气象资料,将应用于最终高程测量结果修正。”国测一大队技术保障负责人陈真说,近一个月来,气象工作人员为登山队冲顶测量提供了连续、立体、准确、可靠的气象数据服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连续工作非常辛苦。

    在此次气象服务保障过程中,还有一群年轻人,表现同样惹眼,他们就是定日县气象局的10位“90后”。

    5月8日,气象保障服务人员在海拔5200 米的珠峰大本营无人自动气象站校准观测仪器、比对观测数据。图/洛桑

    卓嘎,今年27岁,担任定日县气象台台长。在这次保障服务中,无论是天气会商、施放探空气球,还是维护观测设备,都能看到她不知疲倦的身影。

    “以前更多关注的是珠峰大本营地面区域的预报,通过参加这次保障服务,开始关注珠峰高空气象预报了。这是提升预报能力的好机会。”卓嘎信心满满地说。

    巴顿,定日县气象局局长,已经在这里工作了25年,这是他第三次参与珠峰有关的重大气象保障服务。“每次经历,我都深切地感受到气象现代化的进步和气象服务能力的增强。”巴顿说,定日县气象局因1960年我国首次攀登珠峰而重建,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他为再次参与珠峰高程测量气象保障服务,感到无比自豪。

    罗布坚参曾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珠峰传递气象保障服务任务,见证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变化。“12年过去了,我们的装备、技术、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与60年前相比,那更是不同。”罗布坚参说,60年前,珠峰区域没有一个自动气象站,气象资料完全空白。现在,珠峰大本营周边有三个自动气象站,采用北斗卫星实时获取数据。更值得自豪的是,这次保障服务使用的气象仪器设备全部为国产,体现了我国气象科技的进步,彰显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中国人攀登珠峰的60年,也是气象保障服务攀登者的60年。60年来,西藏气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气象保障服务人员也不断更新换代。始终不变的,是大国气象“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是西藏气象人爱国、敬业、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是“高海拔、高标准,缺氧气、不缺志气”的昂扬斗志!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