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院校

    中科院卫星地面站喀什站:坚守边陲十年“牧星人”

    2018-01-23 09:43:52 来源: 科学网
    聊聊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依托中科院遥感所建立,自2008年1月28日正式落成挂牌以来,喀什站一直坚守在祖国边陲,保障我国西部及中亚地区卫星数据接收。在喀什站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这里,近距离接触“牧星人”的日常工作。地面站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国际资源卫星地面站网成员。地面站是世界上接收与处理卫星数量最多的机构之一,目前存有1986年以来的各类卫星数据资料400万景,是我国时间最长的对地观测卫星数据历史档案库。地面站建有密云、喀什、三亚、昆明4个卫星接收站,具有覆盖我国全部领土和亚洲70%陆地区域的卫星数据实时接收能力。

    喀什站站长王建平至今都记得接收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卫星数据的那晚。2015年12月19日晚上,喀什站的办公楼灯火通明,所有岗位人员正在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不久之后, “悟空”将从太空传回数据。

    12月20日8时45分,一声“数据来了”的兴奋喊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安静,喀什站在卫星的第47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 “悟空”的首轨X频段下行数据,至8时52分完成任务数据的接收、记录,传输至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这标志着卫星的星地数传链路正式开通。

    填补西部民用卫星数据空白

    人们常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从乌鲁木齐坐火车到喀什,最快也要将近18个小时。帕米尔大道96号,是喀什站的位置,它也是整个帕米尔大道上申请的第一家地址。

    作为祖国最西部的城市,喀什在接收卫星数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喀什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西部民用卫星数据获取的空白。

    目前,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拥有密云站、喀什站、三亚站、昆明站、北极站组成的我国对地观测卫星与空间科学卫星数据接收站网,实现了覆盖我国全部国土和亚洲70%陆地区域的实时数据接收能力。

    喀什站站长王建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自建立以来,喀什站先后共接收三十余颗国内外卫星的数据,累计接收卫星数据近五万轨,数据接收成功率常年稳定在99.2%以上。到2017年,年接收卫星数据量突破11000轨,每天接收数据任务量平均都在30轨以上。”

    走进喀什站,记者看到5根高高的“柱子”耸立在园区,每个“柱子”上面还有一个圆圆的“小锅”。王建平说:“这是12米天线的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我们目前一共建成5套天线系统,未来几年将达到10余套,接收范围覆盖我国西部以及中亚、南亚等多个国家,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和周边中亚地区,特别是新疆自治区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的综合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现在,喀什站主要接收我国环境减灾系列卫星、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资源三号、实践九号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列卫星、美国Landsat卫星、法国SPOT卫星,以及我国空间科学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等国内外卫星数据。其中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涵盖多光谱与合成孔径雷达等多个种类,空间分辨率从0.6米至100米。10年来,喀什站的职工扎根祖国西部边陲,生活在反恐维稳的第一线,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以及边疆长治久安作出了突出贡献。

    恪尽职守扎根边疆

    在所有喀什站人员心目中,“稳定、可靠、确保不出差错”是一条必须遵守的原则。王建平说:“现在全天24小时都有卫星数据,而且整个接收过程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问题,造成的后果几乎无法补救。”

    在采访中,喀什站工作人员高雅妮向记者展示了一段视频。一场大雪过后,为了确保卫星数据接收不出问题,必须将天线上的积雪清除掉。为了不损伤设备,工作人员只能带着扫帚,被吊车“拉”到十几米高的天线前,通过人力一点一点清扫落雪。视频看得惊心动魄,高雅妮却淡淡说道:“这其实是我们的常态,一遇到恶劣天气,只能这样工作了。”

    随着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启动,喀什站也承担了近地轨道空间科学卫星的跟踪、接收、记录和传输任务,工作量骤然加大。站内只有10个人,“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就这样形成了。

    扎根边疆,必然意味着奉献。工作人员杜卫波说:“按照规定我们上一周白班、一周夜班,然后再休息一周,但是人手短缺,经常不能确保可以休息足够的时间。”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连续上班3周,“我的家人都在陕西,回家次数少,能帮别人一点是一点。”

    虽然接收站地处我国最西北的新疆喀什地区,且地区安全环境受到疆独恐怖势力的威胁,生活条件和物质条件艰苦,人员少任务多,但接收站职工始终保持着“扎根西部边疆,服务社会发展”的工作态度,始终保持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

    服务当地提供支撑

    十年来,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一分子,喀什站不仅做好卫星数据接收工作,还充分利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优势,对重点区域进行动态观测,为区域反恐维稳、防灾减灾、粮食安全、资源开发利用、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新疆典型区棉花遥感调查研究、新疆区域资源环境监测区域示范、干旱区植被状态监测与评估以及中亚地区环境变化与自然资源遥感监测技术和应用等项目提供了可靠的高质量遥感卫星数据,为新疆当地经济社会和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建平至今都记得新疆公格尔九别峰冰川局部冰体崩塌的那件事。他告诉记者,2015年5月6日,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盖孜村村民发现村里南侧库什卡尔库什塔什草场出现异常,部分地段的河谷出现不规则状隆起的冰川。“当时冰体崩塌已经阻塞河道,并且使河道部分断流,对流域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构成潜在威胁。”他说。

    喀什站联合所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利用技术手段,当即对公格尔九别峰区域的遥感卫星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提取了与冰川冰体崩塌发生的有关信息,获得了事发区域冰体分布的海拔高度、坡度以及冰雪面积变化等重要参数,为冰川冰体崩塌发生位置的确定、后期灾害隐患点的进一步监测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2016年至今,根据喀什当地需求,喀什站开展了克亚吉尔冰川堰塞湖的动态监测工作,为地方政府制定相关防洪应急预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屏护着这里人民的生产生活,在南疆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针对胡杨林春尺蠖病虫害肆虐的问题,喀什站又一次使出“杀手锏”——遥感监测技术,他们联合所里相关部门采用不同时相的多源遥感卫星图像,对新疆胡杨林春尺蠖发生情况监测,全面摸清胡杨林春尺蠖发生区域、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

    园区内的路,王建平已经走了十年,他说:“为了祖国遥感事业的发展,为了正在变成现实的理想,我们喀什站的人将继续走下去。”

    《中国科学报》 (2018-01-22 第5版 创新周刊)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