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业界

    丈量大地的人们——纪念国测一大队的英雄群体

    2017-05-17 13:32:13 来源: 陕西传媒网
    聊聊

    测绘网讯 国测一大队的英雄群体,如今已经传承到了第三代。忠诚,始终是他们衡量事业的基准坐标。

      从邵世坤等第一代队员开始,国测一大队“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薪火相传,在新时代依然熠熠生辉。

    复测珠峰:再次标记世界高度

      1997年,20岁的刘西宁从郑州测绘学校毕业,来到国测一大队工作。入职后第一堂课,便是大队的传统教育,参观英雄事迹展室。

      “严寒酷暑、沙漠高原,坠崖、雷击、疾病,许多第一代测绘人为事业献出了生命。参观后,我心灵的震撼是无法言喻的。”刘西宁说。


            1975年珠峰高程测量示意图


      十几年前,刘西宁两次参与珠峰高程测量,深刻感受到了这个“英雄大队”的精神血脉。

      “老师傅”,是国测一大队业务科科长刘西宁对第一代测绘人的尊称。1998年5月,临近海拔6300米的东二观测点,刘西宁和“老师傅”刘志良,循着1975年第一次测量珠峰的道路,靠着一张1:100000的粗略地图、一个指南针,艰难行进。

      5月份的喜马拉雅山脉,天气变化无常,上午太阳曝晒,紫外线极强,中午过后便有大风大雪,疯狂地袭击测绘队员。第一天晚上,疲惫的他们和衣而睡。第二天,他们早上6点起来,背着物资、设备、给养到新的观测点。路上要翻越两个小山,穿过一个冰塔林。冰塔林是冰川融化断裂的产物,行走其中,稍有不慎便会迷路或失足滑落。反复地负重行进,让他们接近虚脱。刘西宁从随身的登山包中掏出肌苷口服液,一口气喝下5瓶,才勉强硬撑着搬完了所有装备。

      15天后,当刘西宁回到珠峰大本营时,队友们都认不出他来。他整个脸全部被晒得爆皮,黝黑泛紫。“那时候身强力壮,但遇到这些艰难还是会心里发怵。不过只要想想老一辈测绘英雄的以身作则、冲锋在前,我们挺一挺也就过来了。”刘西宁说。

    1975年5月,测量人员在海拔6120米处对珠峰顶点的觇标进行观测。


      2005年,国家决定对珠峰高程进行正式复测。

      “2004年,我们就在珠峰脚下进行踏勘,制定测量方案,用上了GPS联机测绘仪、雪深雷达等先进设备,保证了珠峰高程测量的精确。”刘西宁说。

      5月14日,在设于珠峰的帐篷中,国测一大队党支部书记岳建利作了鼓舞士气的简短动员:“在珠峰复测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吃苦在前,走在群众的前面,圆满完成任务!”

      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气温最低达到零下30度。帐篷固定在冰层上,莲花白、土豆、鸡蛋都冻成了冰疙瘩,得用斧头砍开才能下锅。队员们长期用嘴呼吸,喉咙发炎、流血,每天还要跋涉5公里,精疲力尽,每一步都在生命禁区中挑战极限。支撑他们的,就是“一定要完成目标”的坚定信念。

      以1975年测量珠峰的8位勇士为榜样,年轻的国测队员们,吃着藏粑糊糊、风干肉,咳出喉咙里的血块,登山,前进,再前进……

      2005年5月22日,国测队员们终于登顶成功,测得珠峰的新高程:8844.43米。

    珠峰测绘,创造了数个第一:

      第一次将现代大地测量(包括GPS、雪深探测雷达)与经典大地测量(包括水准、重力、三角、激光测距、高程导线、高空探候)等多种大地测量技术,完美地集中展现在珠峰地区。

      第一次在珠峰地区布测了大规模、高精度的GPS/水准网,对精确测定该地区大地水准面,也就是珠峰的高程起算面,至关重要。

      第一次将测距反射棱镜、GPS和觇标集成一体,顺利实施了珠峰高程三角交会和峰顶GPS测量。把重力点推进到海拔7790米的高度,并第一次精确地测定了这一高度重力点的坐标和高程。

      第一次获得了珠峰峰顶长时间(35分钟)、高质量(1秒采样率、双频GPS、无间断)的GPS观测数据,为珠峰高程的精确计算,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成功完成了珠峰峰顶雷达雪深探测的任务,取得了珍贵的雪深探测资料。

      南下极地:在冰原大陆印记中国符号

      2004年底到2005年初,四中队队长何志堂和队友张世伟奔赴南极,在极度严寒和狂风暴雪中进行我国长城站的重力测量。

      2004年12月,何志堂抵达长城站后,发现绝对重力测量仪在海运中受到震动,已经无法测量。在等待技术人员维修的同时,何志堂和张世伟开始了十几个测量点的相对重力测量。两个人经常在凌晨4时出发,背着15公斤的“拉科斯特”重力仪,穿越没过膝盖的白雪,才能抵达测量点。

      测量点都地处西风带,常有10级以上大风。何志堂、张世伟和长城站的水手们,驾驶着只有一台发动机的橡皮艇,3次艰难通过14公里的海面,抵达测量点。狂风暴雪迎面袭来,橡皮艇几次险些倾覆。

      接受采访时,何志堂说:“任何时候,工作都要干好。身处险境本来就是测绘人的常态,再多的艰难困苦,都只是人生中宝贵的经历而已。”

      近年来,国测一大队还走出国门,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阿尔及利亚等国进行工程勘测,竖起了中国测绘的品牌。

      有人将测绘队员比喻成“候鸟”,每年叶绿时出征,叶黄时才回家。国测一大队的职工和家属们,默默承担着聚少离多的痛苦和生活的压力。

      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的火车经停西安站,妻子们只能在站台上见到久别的丈夫。许多队员的小孩因为无人照看,只好被绑在床上长大。做测绘工作,队员们难尽孝道和丈夫的责任,还让家人为自己忧心不已。

      “直到现在,一大队的300多名业务工作人员,每年要奔赴全国15个省区测绘,可以称作‘半壁中华’的测绘人。”国测一大队党委书记刘键说。他面色黝黑,身材瘦削,经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如刻刀般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在的测绘条件好多了,但在无人区,队员们还是得自己生火做饭,住帐篷,喝沟里渗出来的水。这个行业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吃苦实干,以奉献为乐,这也是一大队的光荣传统。”

    世代传承:让奉献精神永放光芒


      早在1991年,国务院表彰国测一大队,授予其“功绩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测绘大队”称号。

      在国测一大队队员的词库中,首批老队员们被称为“测一代”,60、70后的中坚力量被称为“测二代”,80后的青年们被称为“测三代”。

      忠诚与奉献,是三代测绘人共同的精神。老党员、老队员在“传帮带”时,从不讲什么动人的语言,而是身体力行,用自身不畏艰难、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影响和带动大家。

      参加过1975年首测珠峰的老队员薛璋,退休后返聘回大队,负责韩城电厂的变形监测工作。恰逢酷暑,火力发电厂噪音巨大,煤灰呛人,但他始终冲在一线,手把手地带着年轻人进行精准测量。他给年轻队员们说:“现在的测绘仪器设备比以前性能好得多,精度已经达到了0.5毫米。但是,如果不认真读温度和气压计,无法正确计算测量偏差,精密仪器就失去了价值。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牢记你们是不能出错的测绘人!”

      薪火相传,1985年出生的王宏宇,是个地道的“测三代”。一次测量需要200多个小时的飞行,小飞机上没有加压机舱,在7000米的高空上,气流颠簸、缺氧,这些令人头痛欲裂。王宏宇和他的同伴们在小飞机上操作着机载激光雷达,发射激光束,接受反射信号,获取地面的三维信息。“技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操作的辛苦不是常人能想象的。”王宏宇说。

      成立于2012年的新技术研发部,9名职工全部是80后,他们操作着全队最先进的测绘设备。“但是,技术再先进,人总是主导测绘工作的。要是丢了一大队的‘测绘精神’,什么工作都干不好。”研发部副主任刘伟东说。

      国测一大队总工程师张庆涛对“测绘精神”的传承有这样的见解:“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传统,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测绘事业的发展。”

      国测一大队年轻一代的队员,正以无比的忠诚,常年累月奔波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默默奉献着青春,让老一辈测绘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测绘网 山涧)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