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hui8.com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专业门户
  • 首页 > 测绘新闻 > 无人机

    无人机开启智慧农业

    2018-12-18 10:52:26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聊聊
    原标题:无人机开启智慧农业

    新型农业无人机引起农民极大兴趣。


    彭斌

    在他看来,数字农业的未来一定属于年轻人,而无人机是开启智慧农业的钥匙。年轻人去到农村,农村自然有未来,因为他们了解科技,了解信息化的产品,他们会带去农村的信息革命,从而引发整个农业的数字化未来。  12月14日,极飞科技年度大会,汇集了顶尖的数字农业推动者,共同探讨新技术将如何开启“数字农业的未来”。极飞科技CEO彭斌做的是技术创业,他写过很多年的飞防代码,2013年、2014年才放开手,从一个程序员逐渐变成CEO的角色。在过去2年,他和同事在中国土地上行驶了11万公里,走过了几百个县城、几千个乡镇,深入了解农业的现状。2018年,彭斌当选2017年度天河区创业领军人才。农业需要科技,而广东有非常好的研发优势,这助飞他的企业成长。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华

    说起智慧农业的前景,彭斌头头是道。他说,未来的数字化农业场景是农户自己植保自己的田地,那比谁都喷得好,如今已部分成为现实。原来年轻的植保飞手则为他们规划无人机飞行路线、设定飞行参数,此外还可在大量数据采集基础上实现更多精准农业的可能——看护不仅仅1万亩土地,可以看护1个县,甚至更大面积的土地,而不是“给农户打一辈子农药。”

    2年行驶了11万公里走进数千乡镇

    对比2017年、2018年用户数据,彭斌发现,90后是2017年他们企业主要的用户群体,其次是80后。2018年,90后和80后的占比明显下降,特别是90后,“说明年轻人觉得这个行业不赚钱了,或者这个行业比较辛苦,不愿意来了,抑或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到别的行业去了,也有可能认为这个行业真的吸引不了这么多年轻人来这里。”他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变化,到了2018年,60后和70后快速地增长,特别是70后的人群成倍增长,他们是传统农业的从业者,有很多是种植大户,有很多是农机手,还有很多在农村农业里从业很多年的人。

    而彭斌这位80后还在农村植保的第一线。从2017年开始至2018年的两年时间里,他和同事在中国土地上行驶了11万公里,走过了几百个县城、几千个乡镇,微信好友里面有1500个客户。在用户眼中,他这位CEO就是咨询代表,凌晨三四点,他也会收到东北用户寻求解决飞机故障的求助信息。“北至黑龙江的1000多万亩水稻,西北至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五分之一,南至海南的槟榔园,都是我的植保范围。”

    让农民学会开无人机

    植保飞手在农田里面作业的时候,“农民在哪里?在家打麻将。”彭斌笑着说,大部分农户在作业过程中,其实还需在植保飞手旁边帮忙做很多事情。有可能让农户参与吗?让他去操作无人机有可能吗?彭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彭斌希望农户可以参与一线作战。他说,阻挡农民使用植保无人机的是操作,传统的操作过程需要把握运动、速度、空间、位置的变化,这个需要练习很长的时间,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就像要教会农民弹钢琴一样。于是,他对操作杆做了简化,配置类似电视遥控器一样的操作杆,只要操作者会使用遥控器去控制电视机换台,就能使用操纵杆去操纵无人机。“电视换台和操作无人机二者切换没有了违和感。农民自己能上手操作,不用担心他们喷不好农田,因为这是他们自家的地,肯定喷得比谁都好。”

    只要农民把飞机放在规划好的农田旁边,点击触发按钮,后台就会收到有一台无人机要起飞的请求,如果后台同意了,他再按一下按钮就可以起飞了,这个过程完全自动,没有任何的操作界面需要设置。当遇到特殊情况,他可以紧急暂停,做一些紧急的迫降和操纵使用。

    在彭斌看来,未来数字农业的场景中,10亩、20亩的田地,农户在简单的操作硬件的支持下,可以自己进行无人机植保。农民学会自己使用无人机,那么过去的植保飞手何去何从?他说,年轻人更多地给农户规划无人机飞行路线、设定好相应的飞行参数,给他们做好数据采集规划,大家分工协作。

    此外,彭斌给他们构想了其他更多可能的场景。他推出开放平台,无人机通过高清测绘相机、多光谱相机采集到数据后,开放平台可以迅速处理数据,200亩地的数据15分钟内处理完毕,作业的场景有山地、平原等。“这将是未来飞手可能的舞台,而不是给农户打一辈子农药,你不仅可以看护一万亩土地,可以看护一个县,甚至更大面积的土地,你可以把所有要服务的农田面积的高清地图及农业数据收集完毕,农民自己去做植保。”他说,这将让中国的数字农业早一点到来。

    电+数据让喷洒更智能

    在彭斌看来,植保无人机需要两样东西才能运转起来:一是电。电像加油站一样,为无人机提供能源。二是数据,无人机没有数据怎么精准喷洒?如今,极飞推出多功能无人飞行系统,可搭载测绘相机、多光谱相机等多种功能模块,在农田上方进行照片拍摄与遥感测绘,生成农田的正射影像、农田作业处方图,辅助植保无人机进行航线与作业的规划,让喷洒更智能、更精准、更安全。

    “虽然今天我们看到处方图还有一点距离,但比起三五年前已经进步太多了。五年前谈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我们。” 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彭斌在更好地让无人机充电、做好数据采集处理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他说这也是他参与市场竞争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依靠价格战。“广东有非常好的研发优势,我们可以快速地做出好产品来推广。”彭斌说,他的竞争对手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中国。彭斌做的是技术创业,他写过很多年的飞防代码,2013年、2014年才放开手,从一个程序员逐渐变成CEO的角色。

    他认为自己在市场上能赢得一片天地,第一位就是提供好的产品。这样用户不会骂娘,赚了钱也非常愿意分享。前段时间,有一个客户联系彭斌,说要给他发几箱橙子。“我说感谢,心意收到了,他说不,我一定要给你发。我说既然一定要发,你就发一箱就可以了。他说要给我发一百箱,我吓了一跳。”彭斌对此不解。那些用户说,他用植保无人机喷洒挣了一些小钱,想要跟彭斌分享喜悦。这些感人的故事更加坚定了彭斌服务好用户的想法。

    棉花地精准打药控制长势

    彭斌认为,植保无人机走到今天,机遇这两个字已经打开了,现在的阵地战是谁能够更好地下沉渠道,去抓住末端的客户,有没有可能让每个农民都有一个植保无人机。“三年前我认为不可能,但今天好像有那么一点可能性,至少家庭农场可能有一个吧。”

    但同时他们在做更大胆的构想,他们的一个研发团队认为植保无人机应该放在一块农田里,村里面找一个看无人机的人就行了。

    “我觉得机遇还是在于我们怎么思考无人机的未来,一个人服务两万亩地、三万亩地,还是说以时效性为导向。现在,时效性的刻度已可以做到每天。农户看到农田里面有虫子,就可以让它更好地精准施药。”

    他举例说,一位新疆客户种了400亩地的棉花,要控制棉花生长的过程,如果不打药的话,棉花会疯长,长得非常高。以前打一遍药难以精准控制住,有可能打多了棉花长不起来,打少了有可能疯长。

    “以前拖拉机不能分工来打,为什么呢?每打一次拖拉机压进棉花地,会压坏棉株,所以每年只打1到2次。有了无人机以后,每次打一点点,每天打一次,每天观测,看到棉花长得过旺就打一点。”在彭斌看来,有了新型的市场工具以后,可以发现农业的种植发生变化,机遇在这里,同样挑战也在这里。他相信未来三到五年,不管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会出现部署型的无人机。他相信无人机的未来,拖拉机有100年以上的历史,无人机在中国也就三年时间,再往前算,不过五到十年,“一个五岁的小孩跟一百岁充满智慧的老人谁有前途,当然是五岁的小孩。”他也坦言,无人机并不是无懈可击,它还有续航能力、喷洒的精准度等难题。在机遇和挑战中,彭斌看好无人机的未来,他估计植保无人机市场容量很大,应该是50万台到100万台的级别。身处其中,他觉得大有可为。

      声明①: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邮箱 cehui8@qq.com

      声明②:中测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加群提示:我们创建了全国32个省份的地方测绘群,旨在打造本地测绘同行交流圈,有需要请联系管理员测小量(微信 cexiaoliang)进群,一人最多只能进入一个省份群,中介人员勿扰


    返回顶部